城阳故事|一句承诺坚守四十年,一声“大嫂”感恩一辈子

2018-09-21 14:39 来源:爱青岛

  说到婆媳关系,许多人会认为这种关系是微妙的,尤其同住一个屋檐下,或多或少都有些矛盾。但在棘洪滩街道小胡埠社区,有这样一位好媳妇,她和公婆的关系特别好,融洽相处了近四十年。她为人勤劳俭朴、热情善良,受到亲朋好友、街坊邻居一致好评。她,就是王淑英。

  一句承诺坚守四十年

  这是一个普通的北方家庭,生活着一对夫妇和五个儿子,王忠德是这个家里的大儿子。1979年,王淑英嫁给了王忠德,成为这个家庭的大嫂。刚嫁到这个家庭时,由于四个小叔子都在上学,劳力少,花费大,王淑英不仅无怨无悔地帮助担负起这个家庭的经济重担,还每天和婆婆一起缝缝补补,洗洗涮涮,负责照看小叔子们的日常生活。

  几年下来,婆婆实在过意不去,同时也担心这样下去,媳妇会不会有意见,提出分家,王淑英听后眼泪夺眶而出,问:“娘,为啥,我哪里做的不对?”婆婆说:“你看我们现在相处得这么好,趁好赶快分开,如果一直待在一起,父子、母女都可能打架,更何况我们是婆媳。”王淑英说了声:“娘,你相信我,我们会一直处好的。”一句承诺坚守了四十年,这些年王淑英与公公婆婆之间从来没红过脸,她每天对公公婆婆都是笑脸相迎。看似一件简单的事情,要坚守四十年就是非凡。

  一声“大嫂”感恩一辈子

  不知从何时开始,公公婆婆只喜欢吃王淑英做的饭,愿意和王淑英聊天,到其他几个儿子家即使被照顾得再好也住不下。如今的公公婆婆都85岁以上了,别说早已不能操持家务,就连自己起坐行走都需要靠人搀扶帮忙,于是,像给公公婆婆洗头洗脚等经常性的事情,就统统由王淑英包揽了。饮食习惯上,她也处处注意迎合公公婆婆的口味。比如两位老人喜食甜食,但牙齿又不太好,每次外出,她都记得给两位老人带回一些酥软可口的甜品。每天煮饭时,都要想方设法顾全大家的口味,老人喜食烂饭和炖得很烂的菜,而其他人又喜吃硬饭,她就不辞辛劳地做两锅饭,做菜时先做老人的,然后才做其他人的。

  有一年,王淑英得了三叉神经痛,疼得常常整夜睡不着觉,即使这样,她也没让老人吃一顿不合口的饭,有时丈夫心疼地说:“昨晚你没睡好,今天就别起那么早做饭了。”她淡淡地说:“我没事,最近咱娘胃不好,我去熬点小米稀饭,让她喝了养养胃。”有时婆婆情绪不好说她一两句,她也总是一笑置之,第二天如果老人不好意思说起来,她就安慰婆婆道:“你不是说把我当女儿看待吗?”她的言行使为人忠厚、心地善良的婆婆深受感动,婆婆常说这辈子没有女儿,但老天爷开恩,把王淑英给了自己做儿媳,比有个亲女儿还好。

  每年春节,在外居住的小叔子们带着老婆孩子回到老家,在这个家庭里听到大家叫得最多、叫得最响的是“大嫂”,“大嫂”不知不觉成了这个家庭的中心。年夜饭上,小叔子们看着年迈的父母,会不自觉把第一杯酒敬给大嫂,说:“大嫂,您辛苦了。”一声辛苦,包含着大家对大嫂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谢。大家心里明白,如果没有大嫂在家照料两个老人,他们是不可能踏踏实实地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专心工作的,他们每个人取得的成绩都有大嫂的一份。

  一份爱心传递正能量

  王淑英对家庭任劳任怨付出,对邻里乡亲也同样关心,听到周围的邻居谁家争吵她都会去劝说,经过她的劝解,邻里夫妻都高高兴兴地和好了。村里人人都称赞王淑英。

  正是因为“大嫂”的榜样,影响着家中所有人,她们妯娌之间都以诚相待,从未红过脸,攀比着孝敬老人。正如有一年公公对王淑英的评价:因为王淑英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的美德,使这个家庭的成员都相亲相敬、相互关爱,家庭琐事从不斤斤计较,人人都用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家人、亲戚、朋友、邻居、同事。是的,正因为王淑英这个好大嫂,使这个大家庭充满了爱心,充满了一种向上的力量,给阳光社会做出了榜样!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