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9名大学生死伤,他们太想跑出一楼了……
爱青岛 2019-05-08 16:04

  5月5日,广西桂林发生一起群租房火灾。

  在这起火灾中,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有29名大学生死伤。

  这样的悲剧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有人形容这次火灾逃生行为是“飞蛾扑火”,很惨,但确实是这样。

  1、漓江学院发出“沉痛通报”

  2、火灾为何造成这么多死伤?

  (1)这起火灾发生在楼梯间。楼梯间平时是用来走人的,是消防疏散通道,但这条通道并不是一直安全的,这里面也会发生火灾。在楼梯间里面发生的火灾并不少,比如里面的配电盘火灾(郑州居民楼火灾)、楼梯间管道井电缆火灾(武汉居民楼火灾)、楼梯间杂物火灾、楼梯间电瓶车火灾、楼梯间摩托车火灾……。

  (2)楼梯间起火后,成了烟火蔓延通道。在起火点上方的楼梯通道,起火后不久,就会全部充满了烟,因为烟囱效应,烟气向上蔓延的速度非常之快。烟气里面不仅有毒气成份,而且还有相当高的温度,越靠近起火位置,温度越高,几百度的烟气,如果你敢吸一口,呼吸道立马水肿,人会在短时间内失去行动能力(喘不上气了,缺氧)并死亡。

  (3)大学生死伤在哪里?据了解,这次40多名伤亡人员,基本都是从3-6楼楼层沿楼梯向下跑的人员,死亡和重伤的人员集中在楼梯间1楼和2楼的拐角处。新闻显示,这起火灾发生在一楼的楼梯间,是电动自行车着火。一楼着火后,楼梯间底层的烟气温度有多高?想一下就让人觉得可怕……

  (4)逃生者的讲述。该校学生李琪(化名)成功逃生。他告诉红星新闻,死伤者多为20岁左右的年轻男女,“很多是情侣,年纪轻轻可惜了。所有试图从一楼出口冲出来的人不是死就是伤,我亲眼看到一男一女倒地。”

  李琪与女友住在3楼。5日6时许,李琪仍在睡梦中。突然他被女友唤醒,此时屋内已被浓烟笼罩,味道刺鼻。李琪见状,扯起一条裤子穿上,脚上蹬着一双拖鞋,拉着女友往屋外跑。楼道内浓烟滚滚,能见度基本为零。他和女友均未看到火光。二人捂住口鼻,摸着墙壁才找到楼梯,赶紧往楼下跑,“我以为是楼上着火了。浓烟很呛人也很热,全是塑料味,已经是类似固体的那种感觉,根本呼吸不了”。跑到一半时,热浪涌来,李琪才意识到起火点是楼下。此时,楼上的人不断往下跑,李琪无法掉头,“正好二楼架空层的铁门开着,我带了女友又喊了另外两人往二楼阳台跑。我在门口喊,让他们往这边走,但那些人不听,直接冲了下去。我本想着拉回一个算一个,但那些人很慌乱,根本不听”。

  3、见火就跑,从楼梯间跑,这事儿真的要引起反思了……

  这次火灾,跑的人死伤惨重,尤其是向楼下跑想通过一楼的人,而呆在屋里没跑的人员,跑向天台和二楼平台的人,基本没有受伤。

  (1)要不要跑,向哪儿跑?我们当然要清楚,跑的目的是为了生命安全,跑和不跑都应该基于这个假定。如果不跑更安全的话,就不跑,反之则要跑。向哪儿跑也是这个道理,哪儿安全向哪儿跑,向上跑、向周围跑,都要看情况。当然这个比较难以判断,所以决定跑不跑的时候要慎重。一旦跑出来,再想冷静分析和改变方向,不容易。

  (2)从哪儿跑?我们受到最大量的教育是:不要坐电梯跑,要从楼梯跑。这里面的前提就是:电梯会停电,楼梯是安全的。如果电梯不会停电,楼梯不是安全的,那么问题就来了。就我们目前的管理水平、人员素质,从楼梯跑已经出现太多死亡和受伤了。居民楼火灾通常有以下类型:地下室起火,楼梯间起火,住户起火,外墙(广告)及外部设施(空调等)起火,楼顶起火。我们住的多层住宅是敞开楼梯间,高层住宅虽然是防烟楼梯间但防火门通常不关闭,这就导致一种现象:地下室起火、楼梯间起火、住户起火(住户逃出后门打开)后,楼梯间充满烟,楼梯间失去安全性,不能跑了。

  (3)捂着毛巾跑?毛巾也不是没有用,但作用真的有限,有很多文章都探讨过这个道理,毛巾也就是过滤点烟尘,略有降温作用,几乎没有防毒效果。如果你还在宣传毛巾折叠8层能过滤掉多少多少毒气,我只能说你太看得起毛巾了。象这种楼梯间火灾,本来可以不跑的,你非得捂着毛巾进到几百度的烟气里面去,你会烫得满身泡,喘口气儿就可能被秒掉。

  火灾自救的科普宣传,必须引起重视。不是逃就能生,不要再强调逃,而是要强调自救。尤其是官方媒体,培训机构,承担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义不容辞。我们也呼吁,火灾发生后一定要公开和多多宣传与自救相关的内容,让更多的人明白,发生火灾应该怎么做才能保住自己的生命。毕竟,生命只有一次。

分享到
点击分享文章

我要留言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