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很多家庭也滋生出了新的困惑:“我的孩子不玩电脑游戏的时候像个天使,玩电脑游戏的时候像个恶魔,怎么说都不肯放手,为此经常爆发家庭大战。”
就在8月8日上午,商人周先生连夜从昆明飞抵广东东莞,在东莞黄江派出所见到了在外流浪一年多的儿子。
相见的那一刻,五十岁的周先生忍不住泪洒当场,他搂住小周的肩膀说:"儿子,跟爸爸回家吧,是我们的溺爱害了你啊!"
原来小周从小很任性,初中毕业后上了职业中专。小周离开家住校后学会了上网并且过度沉迷,他在网络上学到了一些不好的东西,越来越叛逆任性。
周先生想尽一切办法想把儿子拉回正轨,都没有成功。可怕的是,小周趁父亲不在时将家里的电器全部变卖,就是为了还玩游戏而欠下的网贷。
当然,我们很多孩子对游戏的痴迷程度并不像上述事件中的小周那么可怕,但孩子爱玩游戏,依旧是困扰很多家长的一个难题。
沉迷游戏的原因
1.获得成就感
一般情况下,游戏中都有明显的奖励机制:游戏任务从简到繁,与之匹配的奖励也是从少到多。
在游戏里,我们几乎体验不到失败的感觉,取而代之的便是成就感、满足感,而且奖励也是相匹配的。
这种简单易得、有付出就有收获的快感与繁重的学习、工作相比,自然更容易受人喜欢。
但是,孩子因为年龄的原因,他们没有足够的自制力,因此容易沉迷其中。

2.逃避现实的压力
在游戏的世界里,没有人关注你的年龄、背景及学历,每个人都是在虚拟环境中看各自的表现。
但在游戏外,很多父母用分数来决定一个孩子是否优秀。只要成绩考好,家长就会和蔼可亲、笑容满面;成绩一考差,态度180度大转变,一味指责甚至打骂。
然而,指责会让孩子在现实的社会中产生挫败感,为了逃避压力,孩子就会寻找解压方式,那么容易获得快感的游戏对他们而言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缺乏家长的陪伴
现如今,很多家长每天都忙于生计,在外面辛苦赚钱供养孩子,但孩子很多时候并不能完全体会家长的苦心,觉得家长不在身边,自己一个人又无聊,就渐渐沉迷上了游戏。
而且,有的父母和孩子待在一起时,自己都一直低头看手机,久而久之,孩子心里就会想:既然你们都不陪我说话,那我就玩游戏好了。
然而,等父母意识到孩子沉迷游戏时,就已经晚了。
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1.限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
家长先静下心和孩子一起商谈好,一小时也好,半小时也好,如果约定好了,就要严格执行。
有的家长一开始禁不住孩子的软磨硬泡,就会有些心软。可是时间长了,孩子会越来越难管,因此家长们一定不要给孩子讨价还价的借口。
2.培养孩子其他的兴趣爱好
孩子之所以沉迷游戏,有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他没有发现更有趣的事情。
所以,我们应该培养孩子更多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发现生活中还有很多比游戏有意思的事情,比如画画、弹琴、打球、跳舞等等。
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孩子的参与度,还能让孩子的生活充实起来,进而找到生活中的乐趣。
3.父母有效的陪伴
如今,在双职工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陪伴越来越少,因此,父母更应该做到高质量的陪伴。
空出来的时间,就用心和孩子玩吧!做做小游戏、亲子阅读、睡前故事等。陪玩的时候一定要专心,一旦孩子发现家长陪自己玩的时候心不在焉,孩子就不会信任和你的玩伴关系,以后你想再引导陪伴孩子,就会有一定的困难。
总之,孩子沉迷游戏,虽说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弊病,但也有我们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这值得每一个家长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