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要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这为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和青岛市委部署,以打造听党话跟党走的红色阵地、精神家园为目标,争当试点工作排头兵。
日前,一场移风易俗、节俭而不失隆重的婚礼,在位于大沽河省级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婚庆礼堂举行。新人雷昊潼和刘金红分别来自新疆和黑龙江,在我市务工、创业期间,两人从相识到相知。我市喜事新办,大力倡树文明节俭新风的良好氛围,让这对新人决定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婚庆礼堂举办一场有意义的婚礼。
据了解,新时代文明实践婚庆礼堂是我市建设的首个以弘扬婚礼新风为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婚礼的主持和场地布置全部由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婚庆礼堂志愿者承担。一场婚礼下来,新人至少节约支出1.5万元,像新人雷昊潼和刘金红一样,今年以来,已有近百对新人在这里举办了自己的终身大事,通过倡导喜事新办、新事简办,汇聚起了向善向上的正能量。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中,我市坚持党委领导,发挥党委“一线指挥部”作用,在资源激活盘活上,统筹调配党建、文化等93项便民职责,整合市民文化中心、农村文化大院、婚庆礼堂等22类公共服务场所,搭建起672处“名称标识统一、功能职责明确、运行使用高效”的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既优化了服务群众的“软硬环境”,也增强了服务群众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盘活现有阵地资源、活动资源、社会组织资源,把每个条块服务基层的单颗“珍珠”串连成一条精美的“项链”。
为了更好的服务群众,我市坚持志愿者主体,让“小志愿”发挥“大作用”,通过探索“有为”“能为”“愿为”三大体系,构建了“征集需求、精准服务、褒扬激励”闭环流程,推动了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项目化。通过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下设党员队伍、专业队伍、镇村队伍、社会队伍四大类2999支、15.3万人,推出理论宣讲等11大类140个志愿服务项目,把一道道文化“大餐”端进了群众家里,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叫响了“志愿服务、天天在线”志愿服务品牌,累计奖励志愿者3026名,实现了志愿服务“要我为”到“我要为”的自觉转变。
工作中,我市还树牢“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理念,按照中央确定的5项内容和山东省“讲、评、帮、乐、庆”5种方式,坚持群众主角,经常性、常态化开展的身边人讲身边事、家风弘扬、邻里互助、“文化串门”演出、移风易俗5大文明实践主题活动,让群众讲给群众听、群众典型群众评、群众困难群众帮、群众演给群众看、群众引导群众做。
目前累计开展2500场次,参与志愿者8.5万人次,服务群众73万人次。搭建起学习科学理论的“流动舞台”和“永恒阵地”,推动了党的理论创新“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