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爱青岛 >  资讯

刘哲传——时光里的修志人

2019-11-29 17:37 来源: 半岛都市报城阳新闻

  “让世人记住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点精神财富,这是我最大的愿望。”2010年,一部120万字的《河套街道志》正式问世。历时十年,几千份初稿几经修改、增删,《河套街道志》的编纂完成离不开一个人的呕心沥血,他就是刘哲传。

  作为原河套街道文化站的站长,已从事农村文化工作40余年的刘哲传,对于这片他熟悉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一部好的志书,首先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河套面积不大,但历史悠久,很多资料由于保管不善已经失传,需要做的调研工作太多了。”

  扎根基层服务基层,他是行走的历史

  “如果你想了解河套街道的文化历史,那问刘老就对了。”说起对河套街道历史文化的了解,从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到社区居民都不约而同地这样说。

河套街道的文化历史,早已深深刻在了刘哲传的骨子里,他也因此被称为“行走的历史”。

  今年74岁的刘哲传,是土生土长的山角村人。“山角村有着悠久的革命历史,可是村里革命先烈英雄人物的事迹几乎没有什么文字记载,仅靠一些老人口口相传。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经历过抗战的老人先后去世,这些珍贵的历史眼看着一个又一个地成为‘绝响’,让人感到实在太可惜了。”从上世纪70年代任文化站站长开始,刘哲传便下决心要把这些属于河套的“精神财富”挖掘出来,记录下来。

  “那个年代文化活动匮乏、文艺人才不足,我就发挥自身的写作和文艺特长进行小品、诗歌、快板、说唱等文艺创作,先把大家带动起来。”在刘哲传的努力下,街道第一批文艺宣传队、老年健身队、老年秧歌队等先后成立,大批文艺骨干先后涌现,直至今天,其中的不少人仍是街道文化工作的中坚力量。

  在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文化事业中,刘哲传踏上了修志路。

出于对历史的挖掘,对老一辈感人事迹和宝贵精神的续写,刘哲传踏上了这条修志路。

  上世纪八十年代,刘哲传开始着手编写村志和刘氏族谱。1993年到1998年,刘哲传历时5年编纂完成《山角村志》,共计20万字。1993年到2000年《刘氏族谱》完成初修,2016年到今年完成续修,共6册10卷,族谱中仅在世人员达到了一万余人。“前前后后快30多年了,到今年算基本收尾。村志和族谱的编写,是对历史的挖掘,是对老一辈感人事迹和宝贵精神的续写。但村志和族谱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性,我想做的更多。”

五年时间,20万字的《山角村志》编纂完成。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他十年磨一剑

  2000年,在街道的支持下,刘哲传开始主编《河套街道志》。那一年,他55岁。

  “到了快退休的年纪了,又接过这个活,身体条件的客观限制是有的,但我决心干好,毕竟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开始的前三年,刘哲传几乎天天泡在社区和档案馆里,除了在18个社区里做大量而反复的调查与采访外,不会开车的他还走访了周边即墨、胶州、崂山等地,跑各档案馆20余次,调阅卷宗500余卷,复印记录档案400余页,咨询有关专家、当事人300余人次,先后采访了上千人,想尽办法印证事件和人物的真伪,并对全街道的地貌环境、资源、人口、经济以及居民生活、教育、文化娱乐、民情风俗等做了全面而细致的记录和考察。十年间,他几乎没有完整休过一个节假日。

编纂《河套街道志》的过程中,刘哲传常常外出做细致的记录和考察。

  2010年10月,《河套街道志》第一次印刷出版。首发式上,市区有关领导及史志专家对《河套街道志》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被评为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我总是在想,很多事情我现在能说出来,能告诉大家,那以后呢?街道志的完成,不仅是我对自己的一个交代,更是对历史、对全街道居民的一个交代。”

历时十年,《河套街道志》印刷出版,而在这十年间,刘哲传几乎没有完整休过一个节假日。

  如今,身为河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团成员之一的刘哲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奔波忙碌的脚步依然在继续。“有人说见字如面,但我想说声动时代。写了这么多,创作了这么多,我更希望能够用我的讲述,与更多的人一起,铭记一段历史,感动一份美好,领悟一个时代。”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