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候选名单的公示通知》。里岔镇榜上有名,成为青岛市唯一入选乡镇。
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里岔镇作为全省首批“十百千”工程示范镇,通过推动镇级资源融合,社区统筹整合,村庄并点聚合,推动有限治理资源的优化使用,算出了基层治理的“效率账”,极大地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镇级层面,推进有关联的治理资源相“融合”,深化“三个加法”。聚焦镇级治理资源中,牵头单位零散、单兵资源薄弱的问题,探索实施了“三个加法”,推动具有相近服务职能、共同服务群体的部门相融合,实现1+1>2的效果。
社区+警区+综合执法。持续深化社区、警区、综合执法相融合的管理模式,每个社区配备社区党委书记1名,驻点人员4名,协警3名,综合执法人员1名,形成“1+4+3+1”的驻点人员配置,通过职能互补,最大限度提升治理效率。自该模式实施以来,全镇刑事警情发案率始终为全市最低。
纪委+审计+党建。实施镇纪委、党建办、审计所等5部门联动的联席会议制度,实现“有病”早发现、“没病”早保健。近年来,累计移送案件线索5件,查实免职3人、处分2人,联席约谈村干部58人次,构筑起拒腐防变的钢铁长城。
综治+信访+民生365。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将综治、信访、365民生热线等职能融合,统一由群众工作办公室办理,实现群众来访、来信、来电、上网投诉的归一整合、一口受理,做到“一口进、一口办、一口出”,高效推进群众诉求办理工作。2018年4月11日,中纪委对里岔镇相关做法进行专题调研并给予高度肯定,《山东信息》《大众日报》给予刊发推广。社区层面,推进社区党委统领各类资源相“整合”,深化“一核六维”。率先构建“一核统领,六维共振”的农村区域化党建共同体,推动区域组织由“单打独斗”到“携手共进”,区域治理资源由“粗放供给”到“集约配置”,农村社区层级治理迸发出强大活力。
强化“一核”。明确12个社区党委的区域领导核心地位,统一领导辖区内村庄、群团、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基层单位党组织,实现各类治理资源的有效整合。
健全“六维”。在农村社区党委统领下,按6个维度将各类组织予以统筹整合,进一步强化党组织对区域资源的协调统筹。
强化保障。围绕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的原则,强化三大保障:推动机关瘦身,将工作人员下沉到社区,解决好人从哪里来的问题;明确“双促四抓三协助”的9项职责,解决好事要怎么干的问题;镇财政按照每个社区每年12万元的标准,列支专项资金,解决好经费怎么办的问题。
村庄层面,推进村庄规模调整实现村庄“聚合”,夯实“三治”基础。率先开展“合村并点”工作,村庄合并后,把搭建“三治”融合的平台作为新村班子的重要任务,实现了村庄规模优化与治理提升的“齐步走”。
扎实推动合村并点。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在宣传发动中凝聚群众智慧。在工作开展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坚持把群众的意愿、群众的智慧融入其中,做到总体方案听群众意见、调整方案让群众决策、调整工作让群众知晓。方案明确了“六个不变”的基本原则,确定了渐次推动“合村—合账—合居—合心”的总体基调。
坚持依法依规,在法定原则下规范调整流程。依法依规开好动员大会、村“两委”班子会议、党员村民代表会议、村民会议四场会议,确保调整的合法性,前期调整的41个村庄应参加投票6451户,实际参加投票5878户,平均投票率91.12%。
推行“一村一策”,在结合村情的基础上促进融合。主要形成了三种模式:根据历史渊源,让村庄回归。追根溯源,对历史上本为一个村庄,后因行政管理因素拆分的村庄,优先进行合并,让分家多年的“弟兄”回归;根据血缘关系,让村庄回家。理顺血缘关系,对宗亲关系紧密的村庄,利用其“血浓于水”的亲情,推进村庄合并,将分散多年的“家人”聚为一家;根据地缘关系,让村庄汇合。把地缘相近、禀赋相通的村庄进行合并,让“一墙”之隔的邻居汇合。截至6月18日,第一批41个村庄已全部调整完毕,村民大会全部高票通过,村庄个数缩减至16个,缩减比例达60%。
搭建“三治”融合平台。构建“四翼八制”乡村治理体系。构建起“四翼八制”的村庄治理体系,即: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建立议事组织、决策组织、执行组织和监督组织,完善联系群众机制、民意征询机制、为民服务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文明引导机制和党员教育机制、党员管理机制、党员监督机制,构建起推动自治、法制、德治“三治”融合的工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