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给你打电话的是骗子,千万别点链接,别转账!”近日不少青岛市民发现,一旦接听了骗子打来的诈骗电话,即使迅速挂断,很快又能接到一个“96110”的号码来电。有些人会接听,有些人会挂断。“‘96110’是公安机关的反电诈专线,大家一定要接听!”10月14日,青岛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民警告诉记者,“96110”是公安部门的反电信网络诈骗的专用号码,背后是一群争分夺秒的年轻人,目的就是劝阻市民不要落入骗子的圈套。
96110是个全国统一反诈电话
“96110”是公安机关今年开通的全国统一的预警劝阻咨询电话。今年9月底,公安部刑侦局通过官方微博发出过提醒,全国已有21个省区市开通。公安部门提醒,大家一旦发现有这个号码的来电,一定要接听。
众所周知,电信网络诈骗是借助于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和技术实施的诈骗,其中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非接触性”——即使不幸中招,受害人也不知道骗子到底长什么样,甚至连在哪都不清楚。除了“非接触性”,公安机关还归纳过电信网络诈骗的几个特点:作案手法变化快、社会危害较大、受害群体不特定。
由于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侦办难度大,蔓延迅速,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很大的损失。2019年底,国务院召开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部际联席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加强反制和预防措施。今年年初,全国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要尽快开通“96110”反诈骗专线,建立全国统一的反诈信息发布平台,针对容易受骗群体加大社会宣传力度,不断增强群众防骗意识和提高防骗能力。
青岛的“96110”是如何运转的呢?10月14日,记者展开了探访。
大数据助力警方保护市民钱袋子
当天上午,记者来到青岛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在青岛市反诈中心的一间办公室内记者看见,工位上的值班人员正在不断打电话。“你是XXX吧?我们是青岛市公安局的,打电话提醒一下你,刚才给你打电话的是骗子,千万别相信!”“你刚才是不是接了个骗子的电话?可别上当啊!”记者探访时,几乎每隔1分钟,值班人员就要拨出去一个劝阻电话,叮嘱电话那头的市民别“中招”。
公安机关是如何获知市民遭遇了诈骗的?记者了解到,通过相关大数据研判和分析,公安机关能及时发现骗子正在实施诈骗的电话号码,从而确定受害人的电话号码,及时联系上对方并劝阻。
通过打电话、出警等形式的劝阻工作,青岛警方早已开始。2014年5月,家住甘肃路的于先生接到谎称是上海市公安局的骗子来电称,他持有的一张银行借记卡因为涉嫌洗钱,如果不将卡中的资金转移到指定的账户内,将派人来青抓捕。由于对方将姓名、住址、电话和借记卡等情况一一道出,信以为真的于先生不顾妻子阻拦,冲出家门去银行要将14万元养老钱汇出,被市北公安分局即墨路派出所110民警及时拦下;2017年5月,家住重庆中路的宫女士接到骗子电话称说她涉嫌犯罪,要把全部账户给冻结。在市反电诈中心的组织指挥下,电信、银行公安紧急联动多方查找,在受害人即将把80多万元汇到诈骗分子指定账户时,李沧公安分局反电信诈骗队和永清路派出所民警及时出现实施劝阻。根据青岛市公安局去年公布的数据,仅在2018年,反电诈中心就劝阻了被侵害对象2.3万人次,止付了涉案资金6284.57万元。
今年6月开通已劝阻4.5万人次
青岛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二大队六中队中队长祝小楠告诉记者,2020年开始,公安机关已经通过打电话的方式让11.1万人次避免受骗。“之前,我们是使用专门的手机和固定电话打劝阻,效果也不错。”祝小楠称,由于不少电诈案件中骗子冒充“公检法”,难免有些群众会把真警察误以为是骗子冒充的警察,有时不接电话,甚至有指责谩骂;除此之外,有些手机用户在过滤软件上把这些手机和固定电话恶意标注为骚扰电话。这些,都影响了公安机关的劝阻工作。正因为如此,拥有一个像“110”一样辨识度高、能深入人心的电话号码,成了迫切的需要。
110,这个号码在很多老百姓心中,是警察的象征。今年6月开始,青岛反电诈中心的“96110”预警劝阻咨询电话开始运行。这部电话有三大功能:一是劝阻,接到“96110”这个号码打来的电话,说明市民或其家人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又或者属于易受骗高危人群;二是接受咨询,市民如遇到疑似电信网络诈骗,可致电咨询,三是受理举报,市民如果发现涉及电信网络诈骗的违法犯罪线索,可通过这个号码专线举报。
据祝小楠介绍,“96110”自今年6月开通以来,公安机关已经通过这个电话劝阻了4.5万人次。
一人最高日拨过千电话,还受过冤枉
这4.5万个电话的背后,是4.5万次的争分夺秒。“我们的值班人员,一天最多打过1000多个电话。”祝小楠告诉记者,有时候遇到没人接听电话,一个号码往往要反复拨打;除此之外,有些群众不熟悉“96110”这个号码,这个时候,真正的考验就来了。
今年8月,一条推送信息显示,一名青岛女子正在接听诈骗电话。值班人员王震立刻致电,对方却一直在通话。“我打了好几个电话都是占线,只能找她的家属做工作。”王震称,他拨通了女子丈夫的电话,亮明公安身份后询问他的妻子是否刚才接听了要求转款的电话。对方一开始表示没有,匆匆挂断了电话,王震再次致电后对方不耐烦了,直接在电话里开骂,随后挂断了电话。王震连续拨通了4次电话劝阻,对方接起来就骂。幸运的是,王震最终联系上了受害人本人,王震亮明身份后经过劝说,受害人恍然大悟。几分钟后,王震接到了受害人丈夫回拨的道歉电话:原来,他当时并未在妻子身边,先入为主地把“真公安”当成了“假公安”。
明明是一片好心在劝别人别上当,却被当成了骗子,当“受气包”的滋味,王震和同事们没少领会。“我常常提醒自己,决不能怼回去。”王震感叹,受害人的指责和谩骂是出于对骗子的深恶痛绝,决不是针对公安机关。
反诈民警提醒:骗子的伎俩也在更新
反诈中心的民警告诉记者,为了牟取更多不义之财,骗子的伎俩也在不断翻新。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少骗子瞅准人与人较少见面的机会,以“网上办理”为由实施诈骗;除此之外,有些冒充网购退款的骗子也猖獗起来。今年7月,一条推送信息显示,一名女子正在接听诈骗电话。值班人员发现对方一直在通话,只得联系女子的丈夫,可对方开始质疑警方的身份,始终不配合,最后干脆不接电话。值班人员不得不添加了女子的微信,通过后再三解释,劝对方不要转账,不要退款。好在这名女子经过劝说恍然大悟:她告诉民警,她在网上给刚出生的孩子买了一些婴儿用品,骗子致电她,说她买的物品中有化学成分超标,可能危害孩子的健康,要给她办理退款。一听到和孩子有关,这位宝妈急了,正要登陆对方提供的钓鱼网站时,民警及时展开了劝说。
“这是一起典型的‘网购’诈骗。”反诈中心民警告诉记者,在这类诈骗中,骗子通过不法手段在网购平台非法获取被害人订单等相关信息,冒充客服以网站维护、账号订单异常、获取被害人银行卡及支付宝等信息,或骗取被害人登录钓鱼网站实施诈骗,最终将钱款转走。有些骗子还在特定商品的交易网站上发布虚假信息,待被害人拨打联系电话想要购买时,以交定金、保险金等理由进行诈骗。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切记“三不一要”
办案民警告诉记者,对于市民个人来说,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要做到“三不一要”:不轻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点击不明来历的链接,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不透露——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要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咨询,或向亲戚、朋友、同事核实。不转账——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决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公司财务人员和经常有资金往来的人群等,在汇款、转账前,要再三核实对方的账户,不要让不法分子得逞。要及时报案——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可直接拨打110,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以便公安机关侦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