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爱青岛 >  专题

2021青岛网络安全公益广告作品征集活动进入终评,44件作品入围

2021-08-26 17:45 来源:爱青岛

  8月26日,2021青岛网络安全公益广告作品征集活动进入终评阶段。

  

  本次活动由中共青岛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爱青岛承办。活动自7月启动,共征集到148件参赛作品,8月12日至18日期间在青岛网络广播电台、爱青岛APP上进行版权公示,已于近日完成评委会初评,共有44件作品入围复审。

  

  复审邀请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傅根清、青岛市委网信办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协调处副处长周向辉、青岛市公安局网警支队大队长杨俊青、青岛市广播电视台技术管理部主任刘海、道普青岛分公司总经理崔栋五位来自媒体、高校、安全企业、网络执法领域的专家组成评审组,从制作与传播、主题与表现、内容与法治、设计与艺术、效果与专业等多元角度对入围作品进行评议。作品不标注投递单位或创作者,保证评审公平公正进行。终评将产生一等奖1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

  评审中,视觉明快、内容言简意赅、有针对性、有深度、制作精良且易于传播的作品更受青睐。平面作品《网络防“疫”同样重要》给Wi-Fi戴上了口罩,视觉冲击引人玩味深思。评委周向辉表示,作品紧抓时代背景,传达寓意通俗易懂,从疫情防护引申出对网络的防护,容易引发用户的共识。再如平面作品《共建安全》中,一双手形化为安全之家,将“中奖诈骗”“网购诈骗”“二维码诈骗”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网络安全漏洞隔离在外,对比强烈,警示意味强,引得评委们热议。

  

  

  整体来看,平面类作品题材多元,小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谨防老人受骗、拒绝网络暴力等主题扎根生活,充满温度。相较之下,视频类作品则多着墨于“电信诈骗”,例如《休想骗我——误中刷单陷阱》《心中无贪念骗局远身边》等,聚焦高校学生身陷电信诈骗误入歧途的社会问题,多为在校大学生团队合作拍摄创作而成。而对于网络安全另一重要防御层面——网络安全技术则涉猎较少。傅根清表示,大学生是电信诈骗的“重灾区”,作品中讲述的故事,可能灵感就来自身边同龄人的鲜活案例。“参与创作的过程,本身就是教育的过程。”但主题的单一性又暴露出当代高校学生对网络安全的整体架构缺乏深入了解,仍有认知盲区。傅根清建议,青岛网络安全公益广告作品征集活动应该走进高校,尤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立法以后,加强普法教育,拓宽创作思维更显重要。

  

  据悉,2021青岛市网络安全周活动将于十月启动,届时,网络安全公益广告作品征集的评审结果将在仪式上揭晓并颁奖。周向辉表示,通过征集,调动了群众关注网络安全、踊跃参与创作的积极性,对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技能具有助推意义,为营造全民参与网络安全宣传的社会氛围贡献了力量。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