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由什么引起的、
得了流感有哪些症状、
得了流感要怎么治疗。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
流感如何传播、
如何预防流感、
哪些人容易得流感、
流感疫苗到底是怎么回事。
流感如何传播?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常见潜伏期为1-4天(平均2天),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一般感染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24-48小时即可排出病毒,排毒量在感染后0.5-1天显著增加,在发病后24小时内达到高峰。
如何预防流感?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包括:勤洗手;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出现流感症状后,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然后洗手,尽量避免接触摸眼睛、鼻或口。
哪些人容易得流感?
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具有高流感并发症风险的人群有儿童、老人、孕妇、医务人员、患有哮喘、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
流感疫苗到底是怎么回事?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我国各地每年流感活动高峰出现的时间和持续时间不同,为了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保护,应当在当年流感疫苗上市后尽快接种,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免疫接种。如果在10月底前未接种,那么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接种。
原则上,6月龄及以上所有愿意接种流感疫苗并且没有禁忌证的人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由于不同人群感染流感后的临床严重程度和结局不同,某些人群应当更加优先地接种流感疫苗。借鉴世界卫生组织的文件和其他国家多年的应用经验,并且结合我国国情,推荐以下人群为优先接种人群:
2~23月龄的婴幼儿;2-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人;特定慢性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单纯高血压除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患有免疫抑制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医务人员;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
我国2018-2019年度供应的流感疫苗为3价灭活疫苗和4价灭活疫苗。与3价灭活疫苗相比,4价灭活疫苗毒株中增加了乙型流感的一个亚型。
3价疫苗和4价疫苗均可对流感感染起来预防作用,没有优先推荐,可自愿接种任一种流感疫苗。